念诗变唱诗更易记女教师把越调吟诵

-02-:34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朱晓迪上月末,在杭州举行的“越音流芳弦歌不断浙江越调吟诵雅集”活动上,由周王庙镇钱塘江学校三年级学生录制的《我爱吟诵》节目,以视频的形式呈现在舞台上。看着孩子们像模像样吟诵的样子,指导老师邵晓兰觉得,将孩子们带进吟诵的世界是个正确的选择。从周王庙镇钱塘江学校的教学楼走廊经过,别的教室传来的是孩子们“读”诗的声音,而邵晓兰教的三年级四班传来的,却是“唱”诗的韵律。这是为何呢?事情要从年暑假说起,邵晓兰在教学杂志上看到一名全国特级教师解读中华经典阅读的一篇文章,文中有对越调吟诵的介绍。她当即想到,用越调吟诵诗歌,可以让学生了解诗歌的韵律,更容易记忆。于是,邵晓兰决定主动学习越调吟诵,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在这之后,邵晓兰在市图书馆参加过有关于越调吟诵的讲座,专门报名了越调吟诵学习的夏令营,看书,看光盘,不断模仿学习越调吟诵,准备在新学期把这些知识借由素质拓展课教授给学生。初次学习越调吟诵的时候,邵晓兰给学生们示范了一首绝句的吟诵,“孩子们感觉很新奇,原来还能够这样念诗。”邵晓兰说,听完一遍,学生们立刻表现出了好奇,在语文学习上,他们一直是“念”诗词,将越调加入诗歌,把诗唱出来的方式刷新了他们的认知。于是,学生们也开始跟着邵晓兰学习各种吟诵的方法,用歌诀体阅读法诵读《爱莲说》,用越调吟诵《春晓》,邵晓兰发现,加入了韵律之后,孩子们背诵诗词会更快,而且不容易忘记。反复的吟诵,让学生知道了平长仄短,诵读时的语感比以前有了些许进步。“特别喜欢吟诵的孩子,还会把吟诵的诗歌摘录下来,配上简单的图画,变成了精美的笔记。”不仅如此,吟诵还被这个班级运用到了日常的生活中。当孩子们吵吵闹闹时,邵晓兰就说上一句“话说多,不如少”;当有人说话不文明时,她告诫一句“刻薄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当孩子做错了事,就让他明白“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课堂上提醒孩子们集中注意力读书时,就会提醒一句“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让邵晓兰没有想到的是,孩子们学习吟诵的热情,还感染了学生家长,得知要拍摄视频参加吟诵雅集,班里濮一依小朋友和她妈妈主动报名,录制了亲子吟诵《诗经.小雅.鹿鸣》。“其实我也不是专业的,我就是一边学习一边教孩子们。”邵晓兰说,自己的吟诵水平也有限,但是她觉得农村读书的孩子相对来说接触到的东西比较少,能够借由自己的力量,让他们多学一些中华经典,她很乐意。这个寒假,邵晓兰想抓紧时间再学一些与吟诵相关的知识,到了新学期可以让孩子们学到新的内容。《我爱吟诵》节目视频看唱诗魅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6281.html